找到相关内容8207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牟宗三与现象学

    形而上学”宗旨,而是犯了“形而上学的误置”的错误,把形而上学建立在人的内在领域中,或建立在此在存有论的分析基础上。   这个看法可能是牟宗三对海德格尔的最大误解所在。后面的两个批评,都是建立在这个误解的...

    倪梁康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391605.html
  • 持诵《普贤行愿品》速得成就的道理——益西彭措堪布

    如何对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利益生信   唯心变现   有人问:经书上是清楚地讲了,对于《普贤行愿品》受持、读诵等有极广大的功德,我们怎么对此生起信解呢?   我的看法是,关键要从“唯心变现”这个要点上进入观察。就是要深深地领会“唯心变现”的原理,并且,深入地往普贤行愿中,一条条地观察,就会对它的功德引起...

    益西彭措堪布

    普贤行愿品|普贤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16373791663.html
  • 池田知久:孔子的宗教批判

    宗教现象,但是连这样的宗教也依然是对于某种文化现象的西欧式的看法。归根到底,从我们东方人的思考中难以百分之百地排除西欧的有关“religion”的术语、概念和理论等,而且这种排除也是没有意义的。故而...中国统治思想的儒敎中,《易经》长期保有了首席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发挥形而上学的机能。   过去笔者曾参照《论语》等古文献中的孔子思想来探讨孔子对于《易》的看法。在此将其结论简述如下。   ...

    池田知久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4091883.html
  • 仁寿舍利的“感应”分析

    故事,很能反映千百年来大家对舍利的看法:“宋元嘉十九年,高平徐椿读经,及食得二舍利,盛银瓶中,后看渐增,乃至二十。后寄广陵,今馥私开之,空罂;椿在,都忽自得之;后退转皆失。舍利应现,值者甚多,皆敬而得之...

    李四龙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292052.html
  • 我认识世界 ——对冯契广义认识论的一种解读和引申

    对冯先生的这些看法,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冯先生在这里混淆了通达智慧的两种不同的途径:认识和德性涵养。   ⑸对“具体真理”的理解,可参阅下文3.4.2.3对知识的水平发展的讨论。   ⑹这里的“...

    刘梁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592084.html
  •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

    改变。譬如一个人贫穷时,处处节约,精打细算,到了有钱有势,自有不同的看法和手段。所以这些身心世界的假相,应全体放下,建立一个超方特达的佛教人生观,以菩萨知见来对待一切。什么叫作佛菩萨的知见呢?即是一切...

    化来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54092324.html
  • 一念之间(下)

    之所以   会有情绪,是因“认知”不同而产生了情绪。   生:何谓情绪?   师:心情的变化,谓之“情绪”。   生:怎样证明是因认知不同而引起?   师: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看法、感受却是...

    释达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03092390.html
  •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

    宝塔,建藏经楼,办事情。出家人不贪污,纵然有为数很少的不肖分子。   我对大陆教育和人才的看法:要真心教育!要真心培养人才啊!到了国际上,人家要看你的人才等级,拿不出来不行啊。中国很大,中国的宗教也...您怎么看待名利?   星云大师:我不相信他的话。圣人很多嘛,到处都有圣人。政治、经济、文学、宗教,都有啊。人人都是佛,不是我一个人。只有一个人,太少啦。唐德刚也是好心好意,个人看法而已,都是比较说法...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0/16353692450.html
  • 20世纪早中期甘肃石窟的考察与研究综述

    四年……”,但该题记在后来的考察中均未发现。因为冯先生在此之前已多次考察麦积山石窟并有一些研究成果,所以就麦积山与炳灵寺的关系问题从高僧史迹文献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它们之间在营建上完全相似,有...

    魏文斌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60192482.html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续六)

    当作实在的生灭来说。比方人们远远看到青气,走近了却看不到了。生灭就像青气,远看似有,近看实无。不过,一切贤圣对生灭的看法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吗?当然不是其中有大小乘的区别。大乘以生灭为虚妄,小乘则以...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093153.html